type
status
date
slug
summary
tags
category
icon
password
周一
今天练胸发现前几天的坏状态一直延续到今天,尤其昨天刚跟朋友一起玩了游戏,精神亢奋晚上休息不足。下次游戏结束后要好好冥想,给脑子减负。健身卡到期之后我需要休息一段时间,让身体把炎症代谢掉再好好去锻炼。
在上个星期接触两本书:《快乐的知识》、《叔本华论道德与自由》。前者我分别看了台湾余鸿荣翻译和黄明嘉翻译的版本,两者翻译的文本天差地别。余翻译得行文流畅,比黄的易读性更高,但当中明显有自己的见解参杂其中。黄翻译得有些死板,看得出来他对尼采的思想并不是很理解,有些词语明显仅仅是为翻译而翻译。两种不同的译法让我陷入两难的境地:对于哲学的书籍来说,阅读最大化原汁原味的翻译抑或是去阅读一个由粉丝自行剖析过的翻译。其它的哲学家或许还好,但尼采与其它以逻辑推理展示自己想法的哲学家不同,他更倾向于使用意象作为哲学的载体。因此他的作品晦涩难懂。倘若学习德语直到能够弄明白原文,这一项成本将会太高,毕竟我连中文也未必能读得明白。
《叔本华论道德与自由》一书是由韦启昌所翻译的,他将叔本华朴素但干练的文字展现地非常到位,纵使中间有些概念上的问题读起来有些磕绊,但迈过去之后读起来将会十分轻松,无论是谁都会被他富有哲理的同时稍有风趣的语言所折服。后人对德国学院派哲学的抨击与叔本华的文字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学者们通过构建许多复杂的名词,令哲学变成了需要系统学习的知识,不再平等地向所有人开启大门”。哲学正是在这一过程逐渐被大众淡化,人们失去能够构建起自己哲学系统的手段,只能不断地从零开始摸索。
至于为什么开始把这两本书翻出来,在我打开邓晓芒所写的《走向语言学之后——当戴形而上学的重建》我就明白这本书不是我这种没有受过系统哲学教育的人能够读得明白的。当中的概念或许拥有许多我还不知道的“定义”,因此我需要建立起我自己的知识体系,这样才能够建立起我自己的哲学体系。纵使我把邓晓芒所写的《西方哲学史》读完,但也只是摸到了冰山一角。
“我已决定我要将我微不足道的一生奉献给这个充满黑暗与苦难的世界。”
周二
气温突然骤降,出门去做有氧的时候膝盖被风吹得有些软。然而还是坚持下来做了三十分钟的战绳和三十分钟的阻力13的椭圆机。趁冬天要加速减脂。
断断续续地把《幕府将军》这个电视剧看完了。最令人称奇的是剧中对女性角色的刻画。女性的隐忍、高尚、道德、无奈在这电视剧中十分恰到好处。没有太过于戏剧化的情节来渲染,一切都像是自然发生的一样,看起来不会令人反感(就算是地震那些小概率事件也被编剧利用地很好,过了几集都被拿来作铺垫)。剧中能很明显体会到对男性角色的留白,唯一着墨较深的就是虎永,可是因为还没有完结,而且在后半段才开始深挖(而且非常隐晦),因此反而衬托出对与其有深刻羁绊的鞠子的角色形象。他与鞠子之间的羁绊相互交错得很深,政治上也好、信仰上、道德上、作用上,可以说是淋漓尽致(幸好泽井杏奈能拿最佳女主角,这么棒的一个角色拿不了也太可惜)。甚至我认为幕府将军中最重要的角色就是鞠子,情节的任何发展都离不开鞠子。作为一部由好莱坞改编的澳大利亚人写的日本历史体裁小说,倒是没有特别需要去追究是否符合史实。这部剧作为我的年度剧集应该是毋庸置疑的了(下一部准备看《企鹅人》)。
本来不想在周记中写这些事情,但问题终究要直面。最近一周的暴力极端事件越来越泛滥,以至于它确实涉及到我的亲朋好友,以及我都日常生活也变得岌岌可危。我并不想在这里指摘某个团体,或者把罪恶全盘归因于罪犯身上。将眼光放得越来越远只会进一步加重政治性抑郁,加重对自己未来的担忧从而导致不安定因素的增加。比起我们做不到的,我们更应该着眼于我们身边的亲人。我们的社会从来没有健康过,是的,从建国开始就没有健康过。市民安居乐业也不过是被美好的经济状况打了一剂止痛药。病根一直在我们身边。我们只能通过一点一点的善意去疗愈身边的社会。我们不能将受害者、加害者,当作和我们不同的客体,他们与我们一样。在某种契机下,我们也会变得跟他们一样。“一个平凡人只需要糟糕的一天就能变疯”。
在一个月前,我就已经开始筹划有关暴力为主题的短篇小说。但一直都没有办法动笔,尤其最近发生了这么多事情,我实在不知该如何整理自己的思绪。好像无论怎么样的笔触我都无法表达出自己被暴力洪流裹挟的无助与绝望。我用小说的形式写出来,会不会不庄重?对伤亡者是不是不尊敬?我真的能写出自己的感触吗?但如果不写出来,我的责任心又该放在哪里。我不希望自己是置身事外的旁观者。
今天天气开始降温,距离我两公里外的地方也发生了暴力事件,空气令人不安的空气使我毛骨悚然。
周三
说是周三,实际上是周四写的。周三的身体状况非常不好明明前一天休息了八个小时,仍然虚弱,后脑勺的筋络像是滑跳到另一侧一样,有种说不清的不痛快。既不能思考,也不能按照逻辑处理生活上的事务,大多凭着本能任由事情发散。
这天把《叔本华论道德与自由》这些需要脑子的书放在一边,拿起《安倍晋三回忆录》看了看。我十分好奇把中国作为假想敌的国家领导人是如何看待中国的。如果有机会的话我还想去看看供奉甲级战犯的靖国神社是长什么样子。他们作为战败的侵略者又是如何看待那些为国捐躯的士兵。既然我们是战胜国,我们也就不应该一直沉湎过去,把自己当作受害者。一直互相用枪对着彼此不会令和平有伸展的空间。政客的形象取决与他们的政纲,政纲又取决于他们目标群体。当政府对改善市民生活无能为力就会转而进一步分化社会,建造新的矛盾以巩固自己的地位。
自由与自我是两个非常有力的词语,它既是个人自我实现的基石,同时也能是伤害他人的利器。当我们将自己看得太高,就会把身边的其他人当作差异的他者,忽视了我们之间的共同点。也就是夏目漱石在一百年前就写下过的“这是个个性的时代”,“每个人平等的变强了,等同于每个人平等的变弱了”。在此基础上,我务必要平衡好两者(“我”与“他”)的角色。社会的进一步分化只会让“我”变得更加强硬,以至于隔绝了相互交融的可能。尤其语言改变愚者的力量是十分脆弱的,暴力在此刻就会变成唯一有效的沟通手段。
周四
周四是在周四写下的。天气终于转晴了,转季和阴雨绵绵导致的阴翳也消去几分。今天暂时地没有收到坏消息。
就我个人而言,从高中开始我就一直非常喜欢周四。甚至毕业后每到周四也会不自觉开心起来。必须提前说明,这与“疯狂星期四”的段子无关。在学校度过一个星期,就只会想着周五晚上回到熟悉的床上翻来覆去,哪怕睡不着,光是躺在上面玩手机都是幸福的。因此周四晚上是呆在学校的最后一天,我就会开始期待周五的到来。这么顺推下去,周三其实也变得稍微开心了起来。唯独周一和周日,我是讨厌至极。也不知道周日晚自习回校这件事出现的意义在哪。我更情愿周一早起。
我的个人情绪极容易受到外界因素影响,用比较流行的话来说就是“高敏感型人格”,但也仅限对大自然而已。对于和人打交道可谓是迟钝得不行。星象上来看,这周开始水逆。或许低气压的情绪也与这个有关。各位要笑便笑吧,居然有人天真地以为宇宙的行星能够对事情的发展产生影响!
严格说来我并不迷信。只是我的个人哲学使然。我认为一件事要发展得当,必须要减少对个人的努力的重视。“尽人事,知天命”、“事在人为”固然没错,倘若要把努力当作获得成果的唯一因素,并当作世界的真理,那我可要反过来取笑你一番了。如若是这样,世间万物都将是线性的。任何事情都将可以被量化。每学习两个小时就能提高一分成绩、每推一组卧推就能上升一点力量、一个单词背五次就能弄明白,世间万物就跟爬楼梯一样枯燥。可在这些事情之中还有许多不确定的因素。学习中的两个小时有多少时间是专心的?卧推之间每一组的间隔要休息多久?一个单词背四次就记不下来吗?与生俱来的优势、对事情的判断、性格的参差,这些看似是个人内在的本质实际也是运气的一部分。而外在运气的成分也很重要。爬楼爬到一半会否地震?正如各大哲学家达成的共识一样:人类对自我的认识是基于与外界的互动。是在把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都做好后,就只能静待事情自己发展、组合在一起。运气或是说“缘分”,我想将它显化为行星的运动作为参考。至少在自己的心里上会轻松一些。
关于我的个人哲学,择日再说吧!
周五
这绝对不是一本干货满满,以所谓“内幕”夺取噱头的书籍。里面大多数内容也都处处透露着官僚特长的迂回。但它作为一本政治方面的通识读物确是有一定效用的。
中日关系一直是十分尖锐的问题,中国政府既不能撇脱历史,但又因实用主义不得不与日本交好。日本也是同样,在把我们当作假想敌的过程又不得不依靠中国的国际地位来为日本的国际诉求表态。这些博弈的过程反映到具体事物的表态就显得十分有趣。执政党如何平衡政策和舆论导向的连续性就显得十分重要。在具体事务上不可能永远都能稳步走在原本设定的路线,况且太过具体的路线也未必就是正确的。执政党与在野党的内部博弈也成为执政党政局不稳定的因素。站在政客的角度来说,拥有权力就是胜利。但就日本民众的国内生活而言,社会文化背景的复杂程度不如欧美那般,大多数时候日本群众都能达成共识,同样的执政方针选出一个六十分的领导人和一个三十分的领导人,没有太大区别。内阁的定时重组、各党的相互压力都构成领导人的枷锁。日本首相中最重要的能力并非是内政上的管理,而是外交事务上的魄力。威权主义国家的好处之一就是政治的不透明性,群众的监督显得不那么重要,因此执政方针就有松动的空间,政策的执行也可以稍稍模糊。
日美关系也是这本书的重点之一。纵使我们常说日本是美国的附属国。但美国也并非对日本有全权的掌控空间。书中常常提到他的外公岸信介。二战后岸信介被判为”甲级战犯“,而后当上日本首相,不顾群众抵抗强行推动《日美安保条约》。我想,安倍对战犯的态度和对美国的态度与他的家族也有关系。
安倍晋三的国家领导人形象对我来说是崭新的,尤其在东京奥运会的预告中他装扮成“马里奥”出现在大众眼前。他与我国领导人那种”高高在上“伏地魔般的形象是截然不同的。而且书中非常明显,在谈及奥巴马的时候是有种下级的压迫感,但一到川普,口中流露的都是愉悦以及轻松,交涉上也更平等了。而且他对身边的事物都十分细心,一些被革职、演讲是犯了错误、自己提拔、别人提拔的人物都能把他们的经历复述出来。倘若我有这样的朋友,我应该也会立马被笼络。作为日本在任时间最长的首相,我想这也是他得到森喜朗信任的原因。
周六
今天把一直没玩完的尼尔机械纪元给通关了。
Gameplay上空洞的开放世界恰好衬托出末日孤独的景象。并且没有特地卡支线,可以直接主线跑到尽头,因此空洞其实对我来说问题并不是很大。
人造生命离不开的主题是机械的“人性”以及人类的“神性“,在尼尔中削弱了后者,重心放在前者。这就避免了玩家视角错乱的因素,更好地代入到角色之中。站在当今这个日渐分裂的社会来看,机械生命体和YorHa之间的关系存在着一些”歧视“的内涵。但主要还是以”敌我同源“的对斗争的反思。游戏中一直在向我们透露机械生命体和人类的相同点。我们的主角拥有人类的外形却没有人类的内核。从未发生过文化的演变。在这方面来说,人类的内核是什么,在游戏中是得到了充分探讨了。
另外种草了许多本游戏行业相关的书籍,手头上的书看完后买几本来看看。希望以后有机会能够重新做游戏。
周日
睡得出奇无比地差。也不知道为什么。感觉日常摄入要再多加一些碳水。而且感觉身体有炎症反应。有机会购入个南非醉茄试试看。
- 作者:Dororo又如何
- 链接:https://dororodoujo.com/article/149a3021-e025-80d7-96fa-d95a63dccf9a
- 声明:本文采用 CC BY-NC-SA 4.0 许可协议,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