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ype
status
date
slug
summary
tags
category
icon
password
周六
我没想到梁永安教授的演讲会导致一片的批判声。演讲中一句 “呼吁年轻人不要只是‘抱怨’,更要当一个建设性的年轻人”被当作“自以为是的老人”的证据,受到诸多批评。
梁永安之前被称为传播“幸福学”的文学教授,是站在年轻人一边的友军,却因为这句话被年轻人抨击。而评论区下还有抨击“抨击梁永安的年轻人”,把他们说成是:自以为是的年轻人、没有人文素养的东西。
我一直不认同一个说法:中国人没有人文素养。这种说法是否定了人类的一致性。我们不能否认中国教育体系的确对人文教育有极大的缺失,但我们之所以为人,底部同样具有最基本的超越个体的伦理笼络这个国家中的所有人(甚至是横亘于全世界)。在梁永安教授的演讲中是这么说的:不管是一个时代它有什么样的潮流,不管一个时代有什么的样的风尚,但不管怎么说,作为底部的道德感、良知系统,以及中华民族性善论存在于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之中。所谓的“没有人文素养”,实际上是没有“能够被理解的表达”。我决定再一次借用“物语”这个词来表达我对作品的看法。
任何人造的作品实际是“真实的物(现象)”以各种各样的方式来进行“表达”,背后不仅有作者本人对“真实的物”的看法,更有“物”本身在社会中所产生的共鸣。“物语”通俗地说,就是“真实现象的语言”。
梁永安是这么说的:零零后是中国真正现代化的群体。这句话必须根据00年这一特殊的时间点去作为参考进行分析。南巡所画下的一个圈,不光界定了城市的边界,同样也界定了文化的边界。将“现代化”以一个明确的时间切割出来,宣告在这之后的城市化、中产化则是艺术作品的崭新背景。
传统的艺术杂志上的内容仿佛断代般地停留在80年代之前。仍旧只会写文革,军旅,三农(某个文艺杂志也在须知中明确说了“不要三农主题”)。《活着》这个作品我认为就能从根本观测到早期中国人内里基因的构成,以及中国近代史的构成。它就像是中国版的《阿甘正传》,只不过它并不是繁荣史而是苦难史。
网文等“轻小说”类型则是跳过了00-10年代,直接将目光放到20年代,以流行性作为主要特色对“物”进行隐晦的改造,并添加大量的流行模因作为养料。在经过多次流传之后作为崭新的模因重新对“物”进行改造。互联网的模因是潮流的,它借着互联网将模因的受众划分为一个又一个圈子。在这个圈子中,大家不用思考要做什么、要去哪里,身份的认同感就自然被划分出来了。
改革开放之后的时间呢?千禧年之后的时间呢?“物”一直在不停地堆积,不停地在发展,但“表达”却没有跟上,我们仍旧停留在将事情展现出来,而不是用自己的话表达出来。
社会一直在向我们灌输一个观点:不努力,就会死。我们必须要将身边的同龄人当作敌人看待,考研、考公、高考、岗位面试,这些都是中国青年在进行物质现实中的“大逃杀”。不杀人就会被杀,这种社会背景令年轻人既无法懦弱,也不敢鲁莽。畸形的社会下,除了将自己幻想作具有“光环”的主角,几乎没有别的出路。这是将“抱怨”转化为“懦弱的报复”,将此类文艺作品当作自己的镇痛药,沉溺于幻想之中。
城市化创造了流动性,但在机遇逐渐缩小的社会背景下,城市无法支撑起如此庞大的流动性,而这过剩的流动性还在不断扩大。过剩的社会流动性也给年青人造成了不小的压力。他们花了人生最宝贵的二十年时间,背负着父母的期望,从小镇来到了大城市,而大城市却没有他们的容身之地。从时间来讲,他们还没有构造起乡愁的情感,肉身上没办法留在城市,心理上对家乡产生抵触。
全世界的青年对待社会的方式也逐渐极端,从《死亡笔记》的夜神月到刺杀安倍晋三的山上彻也,以及从《隐秘的角落》中的三个小孩到中国第一个被判死刑的未成年人,还有《搏击俱乐部》和美国保险公司CEO的枪击案、罗拔·德尼路的《计程车司机》……此类从虚构到现实的转换,实际上也是表达到表达的转换。社会的总和就是表达。虚构的、真实的,两者不同的转换会给社会带来新的能量,各式各样不同的能量组成了社会的光谱。
OD群体的形成则是诸多社会团体中具有极端性的外显。好比村上龙所著的《近乎于透明的蓝》一般,这类团体更能直接表达出作为人对社会的所感所想,不带有任何“主流思想”的粉饰,透明地展现出来。他们无法在孤零零的冰冷世界中寻找共识,唯一能令他们心理产生波动的只有痛感、以及药物带来的刺激。伤疤成了他们在社会中的标志,只要看到伤疤他们就像是离群索居野兽般立马聚集在一起,他们凭借着“伤疤”这一物理性的显像构建起了自洽的“叙事”,也正是因为伤疤它具有筛选性,他们就能很方便地排斥异己,他们不需要主流社会的认知,也不希望有人打扰他们。在“有物可信”这个方面上,他们超越了大多数的人群。哪怕相信的代价是物理上的自我消耗。
没有能力、没有愿景、没有力量的年轻人连伤疤也不敢去相信,这才是大多数年轻人的现状。个体的叙事还未开始进行就已经结束了。这也就是为什么梁永安教授之前所说“躺平是为了更好的出发”。如今这个社会并不是一个能够让年轻人找到使命感、社会认同感的社会,我们不能参政,不能工作,家庭和爱情也随之崩解,唯一能依靠的只有自己。年轻人寻找自我的思路就不再是“做什么”也不再“是什么”,仅仅是把自我封锁起来,不去想、不去看、不去相信自己的个性,抱怨成了唯一能做的事情。倘若找不到“自己想要相信”的事物,人是无法在这种被抽象意义上的“成年人”垄断的社会中活下来的。有许多“成年人”不断地在抨击“年轻人凭什么颓废”,说这句话的人是试图寻找证据推翻这个现象。但现象不需要证据,只需要因果。找不到因果也就无法改善现象。
回到开头的那一句话:00后是中国第一批现代化的人。这是意味着作为年轻人,要肩负起构建一种全新的“自我实现”的方式。以新的方式“成熟”,变成新的“大人”。
最后祝大家2025一切都好。
原文链接为我的个人博客
- 作者:Dororo又如何
- 链接:https://dororodoujo.com/article/16ca3021-e025-8060-9eb4-fbbba3144cc4
- 声明:本文采用 CC BY-NC-SA 4.0 许可协议,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