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ype
status
date
slug
summary
tags
category
icon
password
作为刚从青春期脱离出来的青年,我清楚地感受到自己正从一段清冽的溪流爬到岸上,冰冷的感觉正慢慢被气化,一些原本属于我的本质的玩意也成为我丢失的历史。
青春与成熟的边界在哪里呢?利用脑科学的知识我们知道,杏仁核掌管的情绪反应在十五岁的时候达到峰值,但要等到控制认知的前额叶与其建立起联系则要到二十五岁左右。也就是说在十五岁与二十五岁之间的青少年大都是被纯粹的情绪所驱使的,自己的理性并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进而做出种种鲁莽的事情。
经典的艺术品或是流行的艺术形式,都对各种的青春交出了属于自己的答卷。
在中国,《那人那山那狗》则是大陆式青春的转折点。
刘烨所扮演的无奈回乡的落榜高考生就是很好的例子。他作为一种与“城市化”对立的意象,展现了中国青年对乡土情结的漠视。影片的主题便是在调和不情愿与无奈的矛盾。这部片子也作为联系城市背景与农村背景两种不同风格电影的桥梁(如《秋菊打官司(1992)》和《甲方乙方(1997)》)。同样的,他也作为现代化中国与旧中国的衔接桥梁。《阳光灿烂的日子》上映于1995年,《那人那山那狗》上映于1999年。从故事背景上来看,前者的主角是后者主角的“父亲”。片中的刘烨与父亲的矛盾同样意味着两种时代的隔阂。
那么隔阂是如何消除的呢?很简单,亲身经历过父辈所走过的路,所见的风景。通过身体力行地劳动来连结起各个村庄。刘烨在当邮递员的同时,不光是将各个地区连结在一起。还将自己与父亲连结在一起。这实际上是一种极为朴素的传承。父辈带给孩子的没有宏大的家业,没有金钱,没有学识,有的只是自己曾经的经历。这部电影所期望的青春不是暴戾的,也不是反叛的,是以一种温和的方式作为连接少年与成年的桥梁。而不是诉诸暴力的沟通方式。
在香港,麦浚龙在《The Album Part One》用一首歌形容十七岁——勇悍·17——歌词描述了一个极富电影感的场景:一九八六年的四月二十五日晚上,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爆炸,我们恰好十七岁。在十七岁那年碰上了心爱的另一半。我对你的好奇心到达了顶峰,但不是想要知道你的名字、身世、爱好,这些世俗的玩意,仅仅是彼此赤裸的情况下的我们会是什么样子。我想要不顾一切后果地在你身上播下我的种子,我已经迫不及待看到大学同学对你身上的孕妇装表示艳羡。
孕妇装宿舍里示众
哗声四起
哪一对踏上这步似这种年纪
你将要成为全大学最美
你我不必太长命也可目击到钻禧
为何才十八岁要计较八十几岁回望
要报答世界大多数期望
衬托你我这极少数
活得猖狂
能痛快厘定对错要尽早变大人那样
平庸才没有眼界去看看什么叫名望
太快与你干什么叫莽撞
趁快碰上了什么才活得粗壮
唯有你能令每秒也冒出更动人血汗
够浪漫才流芳
花开不必富贵
要从庸俗下解放
青春故意怒放
这首歌作为港式青春的代名词再合适不过。香港的青春是立于英国与大陆之间摇摆的青春,高度城市化所带来的安逸生活蕴藏着一丝丝对政治环境的不安。世界各地都在为终止“殖民时代”而努力,而香港公民作为中国人所享受的城市化生活却是因殖民而获得的。在血统的情感归属与社会形态的剧变之间不断地挣扎。而更无力的是香港公民并没有多少能够谈判的筹码,除非将自己放上赌桌之上。当时的香港就像是离异家庭中的孩子,等待着法官将自己判给妈妈还是爸爸。
2001年,台湾有一部叫《千禧曼波》的电影。侯孝贤导演,舒淇主演。要我说,再也没有任何一个女性能够配得上《千禧曼波》这四个字。舒淇浑身上下都被青春所填满,就连肌肤舒展着青春的张力。得益于她的年少经历,舒淇得以非常好地把握住千禧年的迷离与空虚。舒淇搭配着前卫的电子音乐就是千禧年特有的曼波舞步。
《千禧曼波》的副标题“蔷薇的名字”,直白地告诉了我们电影的线索,而全片所出现的完整名字就只有“基隆”和“夕张”两个地名以及竹内淳一个人名。我没有找到关于这部电影更多的幕后故事,心里留下的许多谜团也只能留白。
当时,台湾被纳入“亚洲四小龙”的名号之中,全球化的语境囊括了每一个台湾人。站在现在的视角来看,对于片中的非典型华语名字并没有疏离的感觉。这大概不是导演有意为之,仅仅是受到当时社会形态的影响。台湾高速发展,声明海外,有无数的东南亚边陲国家想要过去台湾。台湾社会的边缘人士也得以在东南亚“购买”妻子。原本被殖民的地区,如今似乎也有一定的殖民他人的能力。而夕张这个日本北边的小城,根据导演所说,是“名字的异想空间”,跟殖民经历或许有关。
“一九六零年代的日本跟现在截然不同,那是红色的日本。”
大江健三郎的《万延元年的足球队》、《寺山修司的少女诗集》等等,则是另一种鲜红的青春。
日本的青年在战败后意识形态上的迅速转向,社会上被东西方集团的拔河,经济高速发展所导致的财富分化。令准备步入社会的年青人们无不哀伤。社会在前进,而自己却停滞了,这种错位感令日本青年患上了“希望病”。
“唉,我花一辈子去挣的工资,山本富士子演几部电影就能赚着了。”
“对工作我真是讨厌透了。”
“反正这个世界怎么着都行,所以大家就‘怎么着都行’了。”
他们被夹在希望与绝望的间隙,心里满是空虚,一腔热血被心里的洞吸干抹净。无论做些什么都提不起劲。国家的希望抛弃了个人的希望,年青人要咬了牙拼了命地才能跟得上。而光是追寻所谓的“平均生活”被迫去做工薪族,就已经耗尽了所有的精力,无法在自己的生命上再迈一步。机械化的工作,令每一天的生活都能够预测,再也没有变动的可能,因此也没有想要努力的冲动。日本的年青人便是这样,被多跟二元对立的线拉扯着,直到五马分尸。直到千禧年前后的《新世纪福音战士》,日本青年还是没能找到破局的方法。
暴力纪年录大数据越发达,我越不相信数据
Loading...
dororo有几何
dororo有几何
敏感肌,天天想法子摸鱼打游戏
最新发布
同流者
2025-3-29
周记12.2-12.8
2025-3-11
周记11.25-12.1
2025-3-11
周记12.9-12.15
2025-3-11
周记节选12.23-12.26:我的创作观
2025-3-11
周记节选12.28-12.29:在2024的最后一天,我想支持梁永安教授
2025-3-11
公告
🎉Dororo道场 1.10已上线🎉
-- 新版本特性 ---
支持留言板(会直接发送信息到我的邮箱)
新增照片墙(我会努力多拍照片的!orz)
最近打游戏打得很开心,拉屎也很顺畅,
祝大家也拉屎通畅,天天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