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ype
status
date
slug
summary
tags
category
icon
password
物的本源
这段话写于2023年的圣诞节,以此记录。
如果要谈一门哲学,尤其是要从零开始建设独属自己的哲学,则必须或多或少地谈及系统的核心。然而,这种说法却是不现实的。我们对世界的认知并没有固定的顺序,认识到什么完全取决于“缘分”。我们的世界是从物出发,并与生命交互,生命再与生命交互而构成的。作为世界中生命的一份子,我们无法像进行一场旅行一般能够坐上直达本源的电车。
哲学是一门理解的学科,是在混沌的交互中抽丝剥茧寻得自我的过程。简而言之,所谓的物,既是我们的起点,也是我们的终点。一上来便对物有细致的论述是不可能的。
因此我只在这里作简短的阐述,当中所阐述的物,并非是目前的我笃信的。但为了更好的进行体会,目前的我会谨遵前人与自我的感悟,依照我所感应的到的世界规律而前进,并在未来对其进行补全、修正,甚至是推翻。
万物则一
梵是唯一真实,世界如梦境一般;梵与自我终究是没有分别的。
吠檀多哲学中将“梵”称作世界一切的本源,我们不过是梵的一部份投射。薛定谔对此用了比喻来阐释:梵是一个拥有无穷多个面的水晶体,我们站在不同的地方观察,所得到的投射也会不同。我们作为人类,不过是这个世界零碎的一面。在吠陀哲学中有这么一组疑问:我与你之间的距离是多少?这杯子还要装多少水才能装满?那么,你和空间的距离是多少?前两个疑问都是立马就能回答的问题,揭示了物与物之间的关系。唯独第三个疑问将物与物之间所存在的“空间”也囊括入世界思考的范围。或许一下子跳到这里有些晦涩,大家可以试想一下一个杯子正身处海水之中,海水的盐分和水分正慢慢灌注进杯中,这时杯子和水的距离是多少呢?所谓的杯子的容量,不过是能够稳定装载的最大限量,但它内部与空间之间的关系是同一的,即杯子是空间的一部分。我们实际上也是某种空间的一部分。
这种认为人类具有局限性的思想其实不光是吠陀哲学中出现,甚至能够几乎在任何哲学理论中把握到相似的看法。柏拉图的“囚徒理论”认为每个人都是其经验的囚徒,因此为了建设理想国,人类必须要进行经验的交流。所以在古希腊时期,有专门设立能够传播一切信息的广场。而尼采也信奉着“实践出真知”的道理,唯有不断生成新的体验、敢于否定,将自己的局限性进一步重塑,才能获得真正的知识,知识才能真正转变为智慧。
物的分类
国际法为现代国家之间的国界提供了细致的依据。同一片土地因政权、意识形态的不同,被严谨的细线所分割。而生活在国家中的人民则被无情的分割,在文化、语言上几乎产生了隔离。因此我们现在可以很轻松地根据国籍判断一个人的归属。这是当今世界主流的划分方式,能够充分发挥国家机器的力量。对边界的控制同时也是一个国家能力的体现。
而在一些国家,好比伊斯兰教中的萨拉菲主义者眼中,这个世界不是以国界所划分,而是以意识形态所划分的。这世界只分为伊斯兰国以及非伊斯兰国。而宗教的传播性又让他们采取极端的圣战来解放非伊斯兰国。同样,民(族)粹主义者的眼中只有血统,他们会将新加坡人当作是拥有中华血脉的同胞,将金发碧眼的西方人看作是敌人,却又能将西方背景下生长的华裔伟人当作是中国人。
上述两种分割世界的方法几乎是截然相反的。前者有着明显的界限,护照(身份证)即自己身份的象征。但后者却没有明确的界限,几乎是依照着主观意识所区分。当然,这种分割事物的方式都是有失偏颇的,都是按照实用主义为方针所延续的。在各式各样的生活经历下,针对人类的行为大致可以将物质粗略地归为两类:
硬物
看到这一名词的第一反应,大家或许会本能地反射出石头、瓷砖、钢铁等等具有硬度的物质。然而我要在这里所讲的并不是有形的物质。而是某种能够对人类行为有明确规范的规律。譬如法律、工作规条、道德伦理、职业规范诸如此类有一定“形状”的东西。
对于下面所阐述的“柔物”也好,“硬物”也罢,这些对于分析人类行为来说都是不可避免的话题。法律自不用言,白纸黑字地写在上面,何为禁忌,何为善意。虽然总有”灰色地带“掺杂其中,但总归是在一条明朗的线上反复横跳。很明显,在做某些事情的时候,作为普通人来说总会思考一下行为的合法性。而相对于法律这种“名副其实”的硬物,工作伦理、职业规范,缺少国家机器背书就显得不那么“硬朗”。然而实际上,它只是没有明文规定,但内里的运行逻辑依旧奏效。
鱼不过塘不肥、竞业条款、晋升机制、公司文化,这就是大家在整个职场上总结或创造的新的规则。处在职场中就必须要遵循这个规则。而这种行为规范,他也会由内而外地传染到日常生活当中。举几个比较极端的例子,军人、警察在身为人民、公民的同时,也有义务对危害国家安全的人采取行动。医生,消防员,下了班后也会对受伤害的路人有救助的意向。所以我们看似非常世俗气的”销售“”服务业“也一样会对我们的日常行为规范产生影响。并且这种影响是具有很大惯性的,需要按照代际为单位的时间才能将其改变。
从工业革命之后,劳动对人类的异化就开始不断地被人讨论。卓别林的《摩登时代》,卡夫卡的《变形记》,马克思的《资本论》无论在哪个方面都被拿出来细致地讨论一番。
柔物
和上面说的一样,柔物自然也不是棉花一类的东西。虽然听起来软趴趴非常无力,但它作为我们行事的方针,所蕴含的力量却和硬物相当,甚至存在于世间上的时间要比大多数硬物更持久。所称柔物,只是因为它跟水一样无形,难以辨认出它的边界在哪,何为好,何为良,何为优,上万年至今都还未找到确切的答案。
文明、情感、欲望、身份认同、信仰……种种都是属于柔物的范畴。当中有争议的或许是信仰。天主教,基督徒,犹太教,佛教都有一些“教义”来作为硬性要求。按照他们的理论与哲学来对整个世界进行阐释。那么这种信仰应不应该算作是”硬物”呢?我不敢妄下这种结论。
往远了说,在中世纪时期,人文主义和王权的兴起导致了宗教地位的动摇,以至于引发了大规模的猎巫运动。稍近一些,清朝的”叫魂“案,也给予了当时的人们以及皇帝极大的不安。而在当代,伊朗、沙特阿拉伯以及梵蒂冈依旧是政教合一的国家。
那么我为什么将其归为”柔物“呢?实际上,在这些事件当中,并没有一个非常明确的”硬性教义“。沙特阿拉伯如今可以让女性上大学,让女性驾驶。基督徒也可以进行婚前性行为。总体来说,宗教和普世道德一样不过是以某种规范来界定人类行为,尽可能地消除人类的”实用主义“。宗教不过是一种利用人情绪而传播的事物。
(未免文章太过臃肿,我就把这篇当作前言简单叙述一下。)
- 作者:Dororo又如何
- 链接:https://dororodoujo.com/article/cc00b3bd-07fb-4760-8e15-3c293873bf83
- 声明:本文采用 CC BY-NC-SA 4.0 许可协议,转载请注明出处。